【绽放青春】社会实践(30)发掘红色记忆 弘扬红色文化

作者:石宪坤 翁诗淳 来源:伟德BETVLCTOR1946 发布日期:2021-09-07 浏览次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华夏儿女始终铭记幸福生活,是无数人民子弟兵奉献青春,戍守边关换来的。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实践队做了此次关于走访退伍老兵的调查报告。

在完成此调查报告过程中,本队成员与一位退伍老兵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走访让成员们了解了人民子弟兵在部队的生活和退伍后的情况,和先进事迹。于2021年8月26日,队伍在流渠询问老战士在部队的生活,训练日常,与老兵交流退伍后的生活和感受,请教老战士对当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建议。

青春献军营 戍边数十载

据老兵介绍:“当时内地条件都比较贫困,边境就更不必说了,人烟稀少,老百姓生活也苦,部队生活更苦。那时候在部队上,蔬菜大多是自产的,一方面吃的是干菜,比如海带,黄花菜,木耳这些。另一方面是自己班上种的菜。连队都有地,也有猪圈,我们自己养猪。那时候运输条件不好,要从四川走,进藏需要一个礼拜,等蔬菜运来就坏了。当时战士们想吃上一口新鲜蔬菜还是十分不容易的,即使是现在中缅边境的将士们想要吃些新鲜蔬菜还是不容易”,说着他便叹了口气,成员们思绪也顿了一下,不由得在心里感慨戍边之间,和将士们的辛苦,也对他们为国家安定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而深表敬意。

关于日常的任务,他介绍道:“94年我在中缅边境的日东哨所,去过两次中缅边界线,主要就是看边界线有什么活动或者误差。在哨所的那些年,大概是六七月份开山,团里面有个“骡马运输队”,骡马运输队就是把大米,干菜驮进藏。六月份开始,等到八月份山上就开始下雪了,九月份就封山了,等到来年六月才能继续运输。哨所一共7个人,第二年六月我们一行五人骑马去中缅边境巡逻了一次,来回三天,晚上就是露天睡觉或者住在老百姓搭建的简易的房子里面。”

相对于内地部队的文化活动,边境也是较少的,他说:“那边没有电,娱乐活动很少,有时晚上老百姓会跳舞。条件比较艰苦,我记得有个镇当时没有吃的,那边的排长去采蘑菇,结果中毒了,也没啥药,只能给团里发报,结果大雪封山了,电报发不出去,无法抢救,最后去世了。当时哨所那边没有医院,只有团部里面有。”

当成员们问到他是在何时加入共产党是,他清了清嗓子,语气明显激动了起来,他说:“因为我在中缅边界上工作表现比突出,包括处理了一件外国人入境的问题,处理的很好。除此之外,我回到连队以后就做了班长,紧接着是排长,带着一个排去54号戒备区执行巡逻任务。我们那个班是自己种菜,种莴笋,其他班一年种两茬或者三茬,我一年能种四茬。我们班表现得很好,分到了入党名额,加上我还担任班长后来是排长,我自认为肩上的责任重大,希望更好的发挥我的能力,做出更多贡献,于是我就入了党。”

退伍发挥余热 继续奉献社会

谈起退伍后的经历,他说:“退伍以后,我回家结了婚,紧接着就去银川打工了,后来去了北京,2009年回村里在村里开了一家蒸馍店,那几年农村生活好,生意也不错。这两年农村人少了,生意没以前好了。现在我在村里做一些文书工作,2019年我被选为村支部书记,然后又被选为主任。我主要管的是党史学习教育和党建,中央将党史教育提出来以后,咱们村上根据镇上的部署也做了实施方案,我们一共做了7次研讨,16次学习。在家的党员,大部分人开会学习,7位身体不好的党员,我们会上门宣传,对于19个流动党员,我们组织他们在网上用学习强国进行学习。在农村主要都是一些小事,没有太大的事。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做好自己,人要勤劳上进,先把自家家里的经济搞上去,不要给社会造成负担,以身作则,给群众做好榜样,带领群众发展农村。”

学子们当谨记我们现在的安定的生活是无数戍边将士奉献青春换来的,当对戍边将士心存感恩,心怀敬佩,作为涉农高校的学生,青年人们应该清楚,农村还需要很多年轻人来建设,农业要发展,需要投入大规模生产,利用现代机械化生产技术,这样才能将提高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所以,青年们应该学好本领知识,将来好参与农村的发展建设。